• Contact
  • 中文
  • About Us
    • Inclusion Group
    • Team
    • Milestones and Awards
    • Partners
    • News
  • Inclusion Factory
    • Component Assembly Service
    • Office Digitalization Service
    • Inclusive Food Delivery
  • Inclusion Advisory
    • Inclusion Advisory
    • Resources
  • UShine Charity
  • Search
  • Menu Menu
Forest Leung

About Forest Leung

This author has not written his bio yet.
But we are proud to say that Forest Leung contributed 81 entries already.

Entries by Forest Leung

RES-Article

Is remote work a good option for workers with disabilities? Find out what this company has to say

「不同TALK」是一档关注多元融合话题的播客,围绕议题连接行业伙伴进行探讨与对话,向同行者或想要入坑的新鲜人分享实践中的思考和经验,陪伴更多在残障领域行动的人。   图述:三个图标的动图,第一个是话筒,第二个是一个人在推一位坐轮椅的残障人士,第三个是对话框。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新加坡共益企业Genashtim的两位经理金顺和奕铭,来聊聊Genashtim是如何能让超过150多位来自全球六大洲的残障员工进行团队协作,在工作中如何克服身体障碍所带来的挑战,不以残障作为卖点也能拿下一个个客户背后的故事。   本期两位受邀访谈嘉宾——“金顺(Yap)”和“奕铭(Tan)”都来自马来西亚,供职于Genashtim公司,他们分别于6年前和2年前加入Genashtim公司。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嘉宾&主持人  金顺目前在Genashtim担任销售和业务发展部门经理,居家远程工作,是一名脊髓损伤者,2004 年发生车祸而导致瘫痪。 奕铭则在Genashtim担任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服务)部门经理,同样是居家工作,是先天视障,视力约为0.2。 梁锋 中德融创工场业务拓展及传播经理 「不同TALK」联合发起人 01 关于Genashtim   Genashtim是一个提供线上学习、数字化管理咨询与 ESG 服务的公司。自2008年以来,是康奈尔大学在线专业发展学习课程的亚洲总经销商;2015年成为东南亚第二家 B Corp(共益企业)公司;2018年成为 B Lab(共益实验室)东南亚的代表企业,代表共益实验室对申请成为共益企业的公司进行服务与认证。   共益企业 (B Corp)”是由 2006 年创办的非营利组织——“共益实验室(B Lab)”为了实现商业驱动社会向好,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旨在重新定义商业成功,使其成为一种向上的力量,推动整个商业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共益企业的目标是取得商业和社会利益的双重成就。目前在亚洲共有 131 家共益企业,在中国有 33 家。 Genashtim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二家认证 B Corp 共益企业,在2015-2022被评为最佳共益企业。   Genashtim的大部分客户没有意识到屏幕的另一端是位残障人士,同时也在提倡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工作环境和流程,残疾人士至少可以像任何其他工人一样高效。”   02 在无障碍的工作环境下 残障可以变成一种能力 Q:你的身体状况对你的工作带来怎样的挑战呢?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Genashtim为你提供了怎样的合理便利和支持呢?   金顺:   我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的5点到下午的2点,我们公司有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政策,只要我们能够履行我们的职责、完成公司派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通过网络完成工作。 […]

2023-01-04
RES-Article

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when organizing a disabilities-friendly offline event?

不管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大致都分为活动准备、活动现场和活动后者三个阶段,让我们运用前文所提及的内容运用到活动的具体执行当中。    活动准备   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如果你的活动跟残障主题相关,可以考虑在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残障节日举办线下活动,我们可以参考全年残障节日来确定活动日期。 日期 节日 1月4日 世界盲文日 2月最后一天 世界罕见病日 3月21日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4月2日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4月17日 世界血友病日 5月第三个星期四 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日 9月23日 国际手语日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 12月3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5日 世界弱能人士日  收集参与者对于合理便利的需求  在活动的注册阶段,需要收集参与者对于合理便利的需求,常见的合理便利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视力障碍:口述影像、可阅读的活动材料 🦻听力障碍:手语、辅助字幕 🧠心智障碍:简易版活动材料   我们需要尽早收集到这些合理便利的需求信息,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为此准备。    预留充足的活动准备时间  在活动时间规划方面,请预留充足的时间,确保主办方为残障参与者提供支持服务,不管是活动前期还是活动现场的支持,比如在寻找手语翻译者、速录员、口述影像员或其他支持人员,都需要较长时间。    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  📍位置:离残障参与者应尽量近,能降低他们的出行成本。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合作伙伴熟悉的场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公共交通:活动场地必须能通过公共交通便利抵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残障者提前测试不同交通工具前往活动现场的体验,留意是否存在严重障碍,如地铁口没有电梯、出现危险路段等。   🦽活动场地的无障碍情况:根据具体残障参与者的无障碍需求进行评估   🔌检查清单: – 有足够的插排应付临时的供电需求(电动轮椅、助视器、助听器) […]

2023-01-03
RES-Article

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when organizing a disabilities-friendly online event?

不管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大致都分为活动准备、活动现场和活动后者三个阶段,让我们运用前文所提及的内容运用到活动的具体执行当中。    活动准备   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如果你的活动跟残障主题相关,可以考虑在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残障节日举办线上活动,我们可以参考全年残障节日来确定活动日期。 【查看残障节日历】 节日 1月4日 世界盲文日 2月最后一天 世界罕见病日 3月21日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4月2日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4月17日 世界血友病日 5月第三个星期四 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日 9月23日 国际手语日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 12月3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5日 世界弱能人士日  收集参与者对于合理便利的需求  在活动的注册阶段,需要收集参与者对于合理便利的需求,常见的合理便利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视力障碍:口述影像、可阅读的活动材料 🦻听力障碍:手语、辅助字幕 🧠心智障碍:简易版活动材料   我们需要尽早收集到这些合理便利的需求信息,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为此准备。    预留充足的活动准备时间  在活动时间规划方面,请预留充足的时间,确保主办方为残障参与者提供支持服务,不管是活动前期还是活动当天的支持服务,比如在寻找手语翻译者、速录员、口述影像员或其他支持人员,都需要较长时间。    无障碍地线上会议工具  线上会议工具就像现实中的活动场地一样,会充分考虑不同障碍伙伴的需求,一款残障友好的工具能直接影响到参与者的体验。   会议工具的筛选清单: 📋工具的开发遵循WCAG标准 🖥️视力障碍伙伴:活动注册、活动现场、活动回放能通过读屏软件独立操作 🎞️听力障碍伙伴:具有人工/自动字幕功能 ⌨️肢体障碍:活动注册、活动现场、活动回放能独立通过键盘操作(在不使用鼠标情况下)   会议工具Zoom(瞩目)就是一个在无障碍方面的优秀案例,Zoom团队提供官方的无障碍支持,在产品开发层面充分考虑了不同障碍伙伴的身体特征,并把无障碍设计应用在软件交互界面当中,并提供相关的官方指引。 […]

2023-01-03
RES-Articl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Making Sounds “Visible”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听力障碍人群可以通过眼睛去“听”,因此面向听力障碍人士的信息无障碍举措主要是为声音制作其他形式的信息,一般为字幕和手语。    为视频添加字幕  我们应该为所有的视频提供辅助字幕,这些字幕除了人物旁白之外,还应该包括环境声在内的声音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制作字幕已经变得简单快捷,如剪影、ArcTime这类国产软件都有一键生成字幕的功能,我们只需要稍作修改就能为视频添加字幕,还有Bilibili的视频上存也提供了自动生成字幕的功能。   在制作字幕的过程中,请确保字幕有足够的对比度,常见的做法是添加文字描边或背景色,使字幕与画面更好地区分开,从而让听障人群更容易阅读字幕 。 💡 提示: 如果条件允许,请制作独立字幕(可关闭字幕),这有助于听障人群灵活调整字幕的外观样式,使视障人群获取字幕信息(尤其是观看外语视频时)。    为音频提供替代文本  我们应该为音频添加音频内容所对应的文本内容,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现在无需逐字去创建音频文本,如今的音频转文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的互联网大公司都提供了音频转文字的服务,如讯飞、百度、腾讯等AI开放平台、专为听障人群设计的音书。    在会议中使用字幕功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我们通过云端进行会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线上会议中使用字幕功能能让听障人士无障碍地参与会议的讨论。主流的会议软件Zoom(瞩目)、腾讯会议、飞书会议和微软 Teams都提供了字幕功能。   即使是面对面的线下会议,我们仍然有不少的字幕解决方案,最新的微软办公软件Power Point就新增了实时字幕的功能。此外,讯飞听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智能硬件,通过录音笔的形式来实时展示字幕。 即使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但音频转文字技术仍然不是100%准确 ,因为方言、发音、环境等因素可能会造成错误的结果。如果对字幕的准确性要求较高,需要寻求速录员的服务支持。   提供手语服务  你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有辅助字幕,我们还需要手语翻译吗。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手语服务相比字幕,欠缺便利性。也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但手语有着绝对的优势。   手语是一门用眼睛看,用手说的视觉语言。手语跟现代汉语的语法的结构有所区别,手语对于听障人群而言更容易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手语分为自然手语和汉语两种。自然手语是指在听障人群群体中,听障人群根据视觉的观察将事物反映到大脑中的规律,在交流中自然而然产生并流行的,具有独有句法结构的手语,而汉语手语是按照汉语的语法结构打出的汉语手语。   因此在提供手语服务时,应该向听障人士了解其对手语种类的偏好。 💡 提示: 在线下活动中,请确保手语者尽量靠近发言者,在线上会议中,请确保手语者的画面始终在屏幕上出现。   撰稿| Forest

2023-01-03
RES-Articl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is as much about seeing as it is about hearing

在视力障碍人群中,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遇到的障碍程度也因人而异。因此,在获取和阅读信息的方式上有所区别,需要的无障碍支持也因人而异。   视力障碍人士大体可以分为全盲和低视力两类,字面上很好理解,全盲就是完全看不到的,低视力是能看得到一点儿的,根据我国的视力残疾评定,按视力和视野状态分级,其中盲为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低视力为视力残疾三级和四级。   低视力人士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形成一套偏好,以便能更高效的获取信息,放大、增强对比度、减少图像干扰等等,都是最基本的操作。   对于全盲的视力障碍人士而言,用耳朵“看”,效率是更高的。屏幕朗读软件会把在屏幕中显示的文字都读出来。   简而言之,我们面向视力障碍人群主要做的信息无障碍举措围绕着优化视觉效果、让图像信息可以被“听到”这两方面。    确保有足够的颜色对比度  合适的颜色对比度能让低视力人士更轻松地阅读,下面用两个例子来展示不同对比度的视觉效果。   ✔ 合适的颜色对比度 ❌  较低的颜色对比度    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大小  字号大小至少为14px,尽量使用工整的字体,如中文的微软雅黑、英文的Arial,避免使用艺术字,过于花哨的文字对于视障人士的阅读是有困难的 。    为所有图片添加替代文本  视障人士在使用读屏软件去浏览一个网站或一个PPT文件时,无法阅读到横幅、配图、海报等图像信息,因此我们在插入图片时,应始终包含替代文本,以便视障人士可以获取到图片的文字信息。 如下图,我们可以为其添加替代文本:残障是多元的 DISABILITY IS DIVERSE  怎么添加替代文本?  在网站上插入图片时,一般会出现“替代文本”的编辑框,我们直接输入即可。如果插入图片时没有出现“替代文本”的编辑框(如微信),请直接在图片下方标注 。 💡 注意: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插入的替代文本并不会出现在屏幕上,但视障人群使用读屏软件浏览时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为图片添加图像描述  图像描述是一种通过文字叙述,将视障人士无法接收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文字叙述,让视障人士也能克服视觉障碍。简单地说,图像描述就是把“看见”的“说”出来。 比替代文本更高级的做法是添加图像描述,我们可以用“替代文本”一样的方式为图片添加描述。 图像描述一般包含以下信息: – 个人的显著特征和身份(性别、种族、残疾身份等) – 服装的图案和颜色 – 环境细节 – 文本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图片描述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需要所有的图像信息都必须被描述出来,我们只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抓取图片要表达的重点含义,否则会造成视障人士的认知负荷。 💡 注意: 并非所有的图片都必须包含图像描述,如果图片只是出于装饰目的,我们无需添加图像描述。    使用合适的文档格式  通过信息无障碍的支持,文字这种传播载体,是视力障碍人士比较容易接收到的信息,这里需要提到一点,纯文字的格式,例如:word文档、txt格式的文件是读屏软件直接能识别朗读的,而若是扫描版PDF或者图片形式的文件,还需要通过格式转换或是文字OCR识别才能读取,因此,使用读屏软件的视障人士更青睐前两种文件格式。   […]

2023-01-03
RES-Article

Streamlining is not the same as simplification. What we can do to make more information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信息无障碍,也叫信息可访问性。任何人(包括残障者、老年人、健全人、儿童等社会上的各种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并且,不同人群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成本是近似的。   图述:图片上方五个图标分别是手、耳朵、眼睛、声音、大脑,下方是一台电脑,屏幕中写着“信息无障碍”。   信息的传播形式在这100多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文字电报,到后来的黑白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和多媒体。   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来自互联网,不同残障人群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障碍类型和需求,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也给残障人群获取这些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视力障碍人士可以通过“耳朵”去“看”,听力障碍人士可以通过“眼睛”去“听”,心智障碍人士可以通过“简易信息”去理解。   图述:一个手指按向键盘的按键,按键上是一个拄着拐杖的人和一个坐轮椅的人,文字写着Accessibility。   因此,当我们要实现信息的无障碍,就是通过残障人群可以感知的信息形式来呈现,我们将分别以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心智障碍为例,来看看信息无障碍的实际体现。   心智障碍人群的信息无障碍   心智障碍人群普遍存在着认知障碍,在信息无障碍层面,我们一般采取简易图文的形式,这种简易图文并不等同单纯的简化,而需要根据心智障碍的认知特点以容易理解和获取的形式来展示。    使用简单的叙述  尽量使用简单的词语、简练的句子,避免使用缩写、专业词汇,如需使用,需添加补充说明。    逻辑清晰的结构  使用逻辑清晰的结构来组织我们的内容,在word或其他编辑器中使用“标题一”、“标题二”的功能,有助于心智障碍人群理解这些信息。    提供配图  相比纯文字信息,合适的配图能帮助心智障碍人群理解对应信息,这些配图需跟文本信息相关,如果找不到对应图片可以拍照或自行绘画。 配图应保持风格、大小统一,避免使用复杂的配图。 💡提示:心智障碍人群不全是小孩,如果受众是成年人,应避免使用太孩子气的图画,也避免使用小孩子人物图像来代表心智障碍人士。    合适的排版风格  – 字号:14px以上 – 字体:尽量使用工整且容易阅读的字体,如中文的微软雅黑、英文的Arial,避免使用花哨的艺术字 – 文字特效:避免使用下划线、阴影、斜体文字特效 – 行距:1.5倍以上 – 对齐方式:靠左对齐,具体看内容 – 如句子较长时,应尽量使用分段 – 纸张背景:背景应简洁,避免存在复杂背景水印 参考资料:《简易图文版制作指南》   撰稿| Forest

2023-01-03
RES-Article

How should we properly address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使用合适的残障用语,能够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与残障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   首先,这涉及到在表达时,如何把“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他们的“残疾”。在交流中有两种常见的语言偏好:“以人为本”和“身份第一”。   “以人为本”(People First),强调的是人,而不是他们的残障。“身份第一”(Identity First)则认为,残障是个人身份的固有组成部分。 图述:一共有六个小人,其中五个小人在下面,这5个小人中有两个使用着助行器和轮椅,还有一个小人站在一个大型的数字“1”上,文字内容是“People First”。   举个例子来说,小明被诊断患有自闭症,“以人为本”的语言模式会说:“小明是一位自闭症人士;“身份第一”的语言模式则会说:“小明有自闭症。”如果你不确定使用哪一种语言模式与残障人士交流,那么,请用“以人为本”的方式。不过,在具体场景中,还应尊重残障者本人希望使用的说法。   另外,我们都应该停止使用那些侮辱性的词语,例如:残废、瘸子、瞎子、弱智……换而以肢体障碍人士、视障人士、心智障碍人士来称呼他们;那些过时的术语、残而不废的人、有生理缺陷的人……在交流中也应该被淘汰。(详见下表)这些用语很伤人,它们使得人们的刻板印象和消极态度始终存在。 图述:三个对话框上有个红色的叉,对话框里的内容分别是“弱智”、“废物”、“瞎子”。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因为一个人是残障人士,就称他为“受害者”或“英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面临着挑战,这和成为英雄还相差甚远。 我们列出了在日常的沟通中正确和错误的残障用语。 请避免使用 请使用 废物, 残废 Disabled person, handicapped, handicapable,  person with special needs,  atypical,  person living with a disability,  differently abled,  people of all abilities,  people of determination,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残障人士 身心障碍人士 Person with disability,  Person with [type of […]

2023-01-03
RES-Article

Do you know these social etiquette to get along with friends with disabilities?

残障并不会阻碍社交,好的礼仪始于包容和尊重。在和残障人士打交道时,许多人束手无策,想要帮助却害怕在交流或者行为上有所冒犯,一不留神伤害到残障人士,这时候,残障礼仪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所有人之间的友好和尊重,增进社会对每个人的包容程度都离不开相互尊重的社会礼仪。 这一节我们只讨论一般性的残障礼仪,在后面一节中会提到交流时的用语等细节。   💬残障人士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先入为主的假设一个残障人士需要帮助。在给予帮助之前,询问一句“你是否需要帮助呢?”是非常合适的,如果他们确实需要帮助,那么,他们会指导如何进行协助。   👥像问候其他人一样和残障人士打招呼,需要和他们交谈时,请面向他们直接与他们本人交流,而不是他们的监护人或陪同者。 图述:一张插画,左边是一位腿部肢体残障男生,右边是一位非残障女生,他们在打招呼。   💁残障人士也注重自己的隐私,并非敏感脆弱。当残障与当下的话题相关时,你只需要直接询问对方是否介意谈论自己的残障,这样比拐弯抹角的试探要有礼貌许多。   🕛有些残障人士需要较长时间来理清自己的思绪和想法,请耐心等待他们表达,让他们能够掌握交谈的节奏。   🐕当残障人士身边服务性质的动物(如导盲犬)正在工作,我们不能抚摸或分散它的注意力。 图述:一位盲人正牵着一只导盲犬走路。 本文出自「残障融合传播与沟通工具包」,请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工具包”查看完整内容,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撰稿| Neville

2023-01-03
RES-Article

Simply because a person has “disability”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have lost their other social roles

当我们描绘残疾人时,可怜、可惜、艰难、自强、关爱、励志……这些词语往往在第一时间冒出来。所有的叙述都瞄准了“残疾”,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残疾人首先是人,具有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属性,性别、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     我们多次在工作坊当中做词语联想的游戏,当提到“人”和“残障人”这两个词语时,大家分别联想到什么,结果截然不同。   图述:左边是对“人”的描述,内容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善良、勤劳、丑恶、漂亮、吃喝玩乐;右边是对“残障人”的描述,内容是轮椅、盲杖、助听器、耳蜗、困难、痛苦、可怜、艰难、帮助、关爱、爱心、同情、歧视、害怕、不了解、怜悯   在人类社会大家庭中,残障人士不该被单独区分开,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可以独立、创造价值、需要社交,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为残障人士,有了“残障”的标签,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他社会角色,不过现实中的报导往往会让我们有这种误解。     每一位残障人士的个性和角色都是立体的、有棱有角的,他们是学生、工厂工人、格子间的普通社畜,或是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处在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儿童、青年、成为父母或是步入老年,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和社交圈。   图述:一位在工场认真工作的心智障碍员工     残障人士在社会上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残障”和其他特征的交叉,例如:女性、贫困、少数民族、性少数等等,会使得这部分人更加特别,也让我们关注到残障的社会角色是如此多样。     由于这些相互交织的身份,残障人士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歧视和障碍。例如,残障女性,可能会因为残障和性别的双重偏见而在家庭中被忽视、排斥、甚至抛弃;身处贫困的残障人,在社会上发出的声音更难以被听到,他们独自难以应对障碍,愈发容易被忽略和边缘化。   意识到残障人士首先是人,看到残障人士在不同年龄段扮演着的不同社会角色,关注到残障身份与其他特殊身份的交叉,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经历的多样性,描绘出残障的多元社会角色。   撰稿| Neville

2023-01-03
Page 4 of 9«‹23456›»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About Us

Inclusion Group

Team

Milestones & Awards

News

Annual Report

Partners

Support us

Contact us

Inclusion Factory

Component Assembly Service

Office Digitalization Service

Inclusive Food Delivery

Inclusion Advisory

Inclusion Advisory

Resources

UShine Charity

Suzhou Juyuan, 81 Beijing East Road, Taicang, Suzhou, 215400 Jiangsu, China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北京东路81号 苏州巨元 邮编:215400
t: +86 (0) 512 5386 3602

Wechat LinkedIn Watch Inclusion Videos

Text: Inclusive Employment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KFW DEG
KFW DEG (Deutsche Investitions- und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mbH) finances private sector invest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EG financially supports the Inclusion Factory in recognition of our social mission.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

苏ICP备2024128921号-1   Design: JungleFis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