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诚邀更多心青年加入职业体验营,点燃职业梦想!
每一颗心灵都蕴藏着独特的光彩,每一次尝试都可能铺就未来的道路。我们相信,心青年同样拥有无限的潜力以及对工作的渴望。
这个夏天,一个专为他们打造的安全、友好且极具支持性的职业体验营圆满结束。心青年们一起触摸职业世界的温度,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就!
体验营核心亮点
01…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中德融创工场有幸成为其中一站
5月12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小涛走访中德融创工场对残障人士工作进行调研,为我们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给予肯定,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助残事业。以下内容转自太仓发布…

化蝶十年,从心出发丨中德融创工场十周年庆典成功举办
2025年3月28日,中德融创工场十周年庆典在太仓成功举办。本次庆典以"化蝶十年,从心出发"为主题,寓意着十年来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蓄力沉淀到如今的振翅高飞。
…

创新科技助力社会议题:中德融创工场x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回顾
与国内外高校及教育机构合作互动,向青年群体传递残障平等意识,同时欢迎各界人士基于自身专业背景为社会议题贡献智慧,是中德融创工场的重要使命。
2024年5月,中德融创工场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太仓社会创新实验室”。双方将在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实习机会、活动支持及专家教育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运用创新思维共同推动社会与商业的双重影响力。
2024年暑期和秋季学期,中德融创工场首次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课堂,为来自海内外的大学生们带来科技助力社会议题的实践分享。
初探工场:
科技手段如何助力回应社会问题?
2024年7月,在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暑期科创营的活动中,中德融创工场迎接了来自8个国家的40名大学生到访参观。
融合咨询高级咨询师陈紫椰为学生们介绍了融创工场的发展历程,从不到10名员工的小作坊,逐步成长为有40余名残障员工稳定就业的制造业工厂。但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邀请到场同学,一同思考工场未来十年的发展可能性。
同时,工场运营总监狄庆带领同学们讲解如何结合残障员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实践。“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改变环境,而非改变人”是工场环境与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
深入探究:
科技发展如何看到多元群体需求?
2024年11月,中德融创工场再次受邀参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创新与创业的前沿实践”(Cutting-edge…

国际残障人日 | 残障儿童及青少年综合发展研讨会纪实
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11月30日至12月1日,救助儿童会与中德融创工场、太仓市有光公益发…

公益新高度:中德融创工场荣获2024年度“亚洲公益项目”优秀案例
11月27日上午,第二届“亚洲公益论坛”在海口成功开幕,大会吸引了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公益慈善组织以及2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以“多元合作、永续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交流亚洲公益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使命。
在此次盛会中,中德融创工场“助力心智障碍人士体面就业”荣获了2024年度亚洲公益项目优秀案例。
亚洲公益论坛是由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主导发起的全球性公益盛会,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家、企业家、公益组织负责人等,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与实践合作桥梁。在开幕式中,多位嘉宾进行交流分享,就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深化亚洲公益合作,提出了加强务实合作共享公益成果、倡导文化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强化青年参与传递公益之举、创新公益模式激发社会力量等建议。
在论坛现场,中德融创工场“助力心智障碍人士体面就业”有幸获得“亚洲公益项目案例”。工场创办的十年间,一直致力于搭建无障碍的工作环境,支持心智障碍人士发挥职业潜力,并为雇主创造多元、平等、包容的工作氛围。我们深信,每个人都应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能,通过体面就业参与并融入社会。
起初,中德融创工场仅雇用了12名心智障碍员工,主要负责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到2017和2018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联系工场,希望能够雇佣心智障碍员工,并请求工场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咨询。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工场逐渐发展出咨询业务,为企业提供工作环境评估、岗位适配建议,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融合咨询板块也开始独立运营,标志着中德融创工场在业务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系列努力不仅促进了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社会责任感。
截至目前,中德融创工场直接雇佣的心智障碍员工人数43人,累计生产产量48.6万件。通过咨询业务支持心智障碍人士进入普通企业工作的人数34人,培养专业就业辅导员43名。这些成果不仅反映了中德融创工场在雇佣和支持心智障碍人士方面的扎实努力,也展示了与当地政府、海内外企业及非盈利组织等多方合作的成效。通过不断完善的就业辅导与培训体系,工场逐步成为心智障碍人士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桥梁。
展望未来,我们矢志不渝,坚守初心。我们将继续深耕制造业领域,积极拓展多元合作,并不断优化和完善支持体系,致力于为心智障碍人士创造更多有尊严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包容与公平。
我们希望推动这一模式在更广阔范围内的应用,同时诚挚邀请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加入,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想了解更多论坛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多元合作,永续发展…

聚焦残障服务业发展,中德融创工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分享实践经验、携手探索进步之路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第十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南开大学及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共同主办,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

官宣|中国大陆第59家共益企业“中德融创工场”:包容性就业的本土化模式
当下,心智障碍人士常常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隔离和就业歧视问题。由于社会对他们能力的误解和用工单位缺乏适应性措施,许多残障人士无法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而导致残障人士的经济困境和社会不公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德国采用了庇护工厂的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而这些传统的庇护工厂以政府购买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且工作内容为单调的手工劳动,未能为残障人士提供有意义的职业发展路径。
作为中国大陆第59家共益企业,中德融创工场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结合德国公益模式与中国市场需求,创造了一个更加包容和适应性的就业环境。其目标不仅是通过技能培训和社会支持,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职业成长和自我价值,也依靠自身的商业模式获得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兼顾社会效益与商业成功的企业。
01…

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一行亲临中德融创工场,深入调研残障人士就业工作
10月19日下午,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一行莅临中德融创工场进行调研,并对我场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我们深感荣幸并备受鼓舞,此次调研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