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won’t develop a disability, so will you grow old? | Different TALK S202
本期是「不同TALK」系列对谈第二季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发起者吴浩波,与主理人陈紫椰一起探讨,为什么要发起无障碍体验活动?“无障碍环境”和每个人的关系是什么?从一次活动延展,无障碍体验更深远的目标是什么?
嘉宾&主持人
嘉宾:吴浩波
“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发起者、无障碍环境宣传讲师。
主持人:陈紫椰
中德融创工场多元融合咨询项目高级咨询师。
2022年9月加入中德融创工场,致力于通过教育提升社会包容意识。
【紫椰】
“轮椅上的半天”是个什么样的活动?您当初为什么想发起这样的活动呢?
【浩波老师】
“轮椅上的半天”是一场约为半天的无障碍体验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亲身体验坐轮椅的生活场景,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梳理社会无障碍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轮椅上度过了18年,深感社会人士与残障人士之间的距离感。尽管许多残障伙伴积极努力地向外融合,但让社会大众走进残障人士真实生活场景的行动还做得不够多。为了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避免资源错配,我希望更多掌握社会资源的人能够了解和走进残障人士的生活。而“轮椅上的半天”正是希望通过让社会人士亲身体验残障人士的真实生活,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
在国家资源分配上,已投入了人力和物力来构建无障碍环境,但往往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而导致许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例如,我们曾经前往深圳的党建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发现街道虽然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和扶手等,但按照标准规范来看并不达标。深圳的无障碍意识已经很好,但落地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规范以及如何建设更好的无障碍环境,大家似乎并不了解。
【紫椰】
我之前看过一篇论文在对残障体验作批判性讨论。文章里提到,障碍体验的局限在于,很多人只是短暂地体验过残障的状态,比如坐轮椅、比如看不见,但其实残障者更长期的日常状态是很难通过一次体验感受到的,比如在外尿急但找不到无障碍卫生间、因为长期跟他人沟通不畅带来的愧疚感…所以,如果残障体验没有带好,很容易加重参与者对残障状态的不理解,比如觉得残障人士太不容易、太不方便了,我们要更加关爱他们。
但那篇文章最后提到一个点,强调如果活动里有残障带领者的存在,活动体验或许就不会一面倒向很悲惨的氛围里。所以我想问浩波老师,在你们过往的残障体验活动里,有残障者加入活动带领,主要的效果是什么呢?
【浩波老师】
我们想呈现最真实的状态,我很反对为了体验而体验。身边很多人邀请我去做励志演讲,我很讨厌这个词。难道我们活着就是励志吗?不,我只是选择了与你们不同的生活和出行方式而已。
因此,在我们的活动中,往往会分享使用群体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残障人士在分享无障碍体验时,会根据一个现象或问题,提供许多具体的例子。例如,每当我看到星级酒店里的浴缸,我都很想进去泡澡,但我却不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许多人在年老之后也会想要泡澡,他们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只是我提前遇到了这个问题而已。
【紫椰】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很多年轻人开始坐电动轮椅上下班。我还看过一条微博,博主说她在逛美术馆的时候,走了几个小时觉得很累,这时特别希望博物馆里安排轮椅租赁,让大家坐着轮椅去看展览。
这当然有开玩笑的意味,但是也提出一个有意思的点:轮椅的用途是什么?它是否只能被某一群体使用,还是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的变化,有不同作用并被不同人使用?但同时,另一群人可能会说,当前对轮椅作为出行必需品的人来说,他们的行动空间已经很小了,为什么还要有人跟他们抢占公共空间和公共用品?
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些看起来相互冲击的观点呢?
【浩波老师】
我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位律师表示,从法律层面无法禁止这种情况,但可以从道德层面进行制约。然而,我个人认为,坐轮椅是一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而并非仅仅是残障人士的特权。轮椅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也为所有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当然,有些残障人士朋友会担忧,使用轮椅的人增多会侵占真正需要轮椅的人的资源。然而,我忍不住思考,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轮椅,是否会反过来促进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呢?没有机动车,就不会有机动车道,反之亦然。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日常生活中使用轮椅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会不会推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呢?
我注意到,很多在这个领域中的朋友认为无障碍通道和轮椅只属于残障人士。然而,我认为我们这个群体反而需要去除标签化。轮椅是一种针对环境的出行方式,而并非我们这个群体的特有标签。例如,如果我无法行走,轮椅就是我的主要出行工具,但对于社会来说,轮椅出行也是社会可以选择的出行方式之一。当我们不再面临那么多的出行阻碍时,你可能会说我是走路出行的,我是坐轮椅出行的,仅此而已。
因此,作为无障碍环境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我们应该持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我们不应该将别人的尝试看作是抢占资源,这反而会不利于相互间的包容。
【紫椰】
如何让更多本来不了解残障议题的人,开始通过残障体验,愿意慢慢接触这件事呢?而且不仅仅是一个玩乐的态度,而是以更具反思性的状态来体验残障过程,而后找到自己的角色做成一些改变。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无法仅靠一次体验就能达成的,想听听老师的想法。
【浩波老师】
你不能期望每个体验过的人都能扮演什么角色。实际上,99%的人可能只是停留在认知上的突破,但即使只有1%的人认为他们可以深入投入资源整合,那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例如,如果有十万人,只有1%掌握资源人,愿意进行资源整合和输出,那么这个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件事推广到全国,以扫除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盲区。
【紫椰】
老师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浩波老师】
我经常告诉参与活动的学生,无障碍环境可以成为他们未来关注甚至选择的一个职业领域。目前这个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大量的机会。而无障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工具设计,我经常和哈工大的学生说,他们通常在研究如何制造飞机大炮,这些固然重要,但他们也可以尝试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工具设计,这些民生工程同样重要。
此外,我还希望让更多人加入残障体验活动,甚至发起自己的体验活动,比如黑暗中的半天、手语中的半天、自闭症的半天等等。如果全国各地都有这种体验场景之后,大家或许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残障者与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我经常跟别人开玩笑说,我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或是可怜与否,只是需要的是不同的多元化环境支持而已,当大家对残障有了真正的理解之后,才有可能达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与平等。
https://bathmakeoverar.com/wheelchair-accessible-walk-in-bath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