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City Walk?遛弯儿也能推广社会包容? | 不同TALK S203
本期是「不同TALK」系列对谈第二季的第三期。这一次对谈第一次走到线下,和三位背景各异的嘉宾围坐在一起,从当下大火的City Walk开始,聊聊如何将无障碍和包容意识,以更贴近大众日常经验的方式,让参与者感受“障碍”与自己的关系,再如何根据自身所长,为推动社会包容议题做点什么。
嘉宾&主持人
嘉宾:Nelly
南京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
实验性项目厂牌「無予」的共同发起人
关注颜损平权及弱势群体公正
长期致力于推进多元化包容性社会的发展…

你不会残障,那你会老吗?| 不同TALK S202
本期是「不同TALK」系列对谈第二季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发起者吴浩波,与主理人陈紫椰一起探讨,为什么要发起无障碍体验活动?“无障碍环境”和每个人的关系是什么?从一次活动延展,无障碍体验更深远的目标是什么?
嘉宾&主持人
嘉宾:吴浩波
“轮椅上的半天”无障碍体验活动发起者、无障碍环境宣传讲师。
主持人:陈紫椰
中德融创工场多元融合咨询项目高级咨询师。
2022年9月加入中德融创工场,致力于通过教育提升社会包容意识。
“轮椅上的半天”——浩波的关切和行动
【紫椰】
“轮椅上的半天”是个什么样的活动?您当初为什么想发起这样的活动呢?
【浩波老师】
“轮椅上的半天”是一场约为半天的无障碍体验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亲身体验坐轮椅的生活场景,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梳理社会无障碍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轮椅上度过了18年,深感社会人士与残障人士之间的距离感。尽管许多残障伙伴积极努力地向外融合,但让社会大众走进残障人士真实生活场景的行动还做得不够多。为了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避免资源错配,我希望更多掌握社会资源的人能够了解和走进残障人士的生活。而“轮椅上的半天”正是希望通过让社会人士亲身体验残障人士的真实生活,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
在国家资源分配上,已投入了人力和物力来构建无障碍环境,但往往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而导致许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例如,我们曾经前往深圳的党建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发现街道虽然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和扶手等,但按照标准规范来看并不达标。深圳的无障碍意识已经很好,但落地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规范以及如何建设更好的无障碍环境,大家似乎并不了解。
过陡峭的坡道 盲道铺设到一半便被中断或占用 实际上,我觉得环境的无障碍难以完善,往往来源于认知上的障碍。而认知上存在障碍,我觉得是因为大家觉得无障碍跟自己没有关系。 当我们谈无障碍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残障和老龄化其实不分家 实际上,残障群体只是无障碍环境中的其中一个使用群体。…

残障和我有什么关系?——两位青年残障领域从业者的对谈 | 不同TALK S201
本期是「不同TALK」系列对谈第二季的第一期。我们邀请到全职公益人,残健融合及无障碍培训师崔雅梦,与主理人陈紫椰一起探讨,作为残障者家属和非残障从业者,在投入残障工作以来的一些所思所作——她们是因为什么契机接触到残障领域,又在服务残障群体跟与残障伙伴共事的过程中,收获哪些新的认知和感受?
嘉宾&主持人
嘉宾:崔雅梦
全职公益人,残健融合及无障碍培训师。
通过赋能型项目,帮助残障伙伴更好地融入社会。
主持人:陈紫椰
中德融创工场多元融合咨询项目高级咨询师。
2022年9月加入中德融创工场,致力于通过教育提升社会包容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