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模式到社会模式,残障人群的处境竟然差别这么大

思维的模式,是我们思考、认识、理解不同概念、事物时,形成的固定模式,并很可能形成路径依赖。在残障领域,同样有这样的路径依赖,并影响着我们对待残障的认知、态度和行动,我们把一个社会中,人们思考残障形成的固定模式,称为残障的模式。

 

让我们来看看残障的三种模式,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传统模式

 

对残障的:

认知:悲剧×负担×无能

态度:恐惧×同情

行动:抛弃×照料和关爱

 

在残障的传统模式中,残障被认为是个人或者家庭的悲剧,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负担,是麻烦。残障是没有能力、无法创造价值的状态。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对残障的态度主要是恐惧,人们不知道怎么样去跟无能、负担相处,内心里面充满了恐慌和不知所措。文明和道德,又影响着人们对处于又无能又麻烦的个人,报以同情怜悯和关爱的态度。

 

对待残障的行动方式,自然也就分为抛弃,以及,照料和关爱。这是在残障的传统模式下,一套完整的看待残障的路径。

 

医疗模式

 

对残障的:

认知:缺陷×不正常

态度:系统性的歧视(善意/敌意)

行动:纠正×隔离

 

随着医疗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了对残障的认知,从传统模式过渡到医疗模式。在医疗模式下,残障被认为是一种缺陷,是一种不正常,残障人的各项“指标”低于所谓的“正常人”的标准。

 

图片

图述:一位正在佩戴助听器的女士

 

基于这样的认知,对残障者产生了系统性的歧视的态度。人们在社会契约中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不符合标准的“不正常”的人被区别对待。这里要指出的是,医疗模式中的歧视不是指同情、嘲笑的互动方式,它强调的是系统性的歧视。他们被认为是社会中不正常的居民,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跟普通人一样正常地去生活。

 

于是,人们对待残障的方式,变成了寄希望于医疗和科技的发展。要去纠正“不正常”,修复和弥补我们认为的缺陷。面对技术的局限,那些没有办法通过医疗的手段、康复的训练修复的残障人,被用隔离或者特殊化的方式去对待。

 

社会模式

 

对残障的:

认知:环境的障碍

态度:接纳×包容

行动:消除环境的障碍

 

20 世纪的 70 年代末,残障人士提出了社会模式,并在全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模式下,人们对残障的认知是,不再把残障当成问题,而是看到残障人士在社会上的遭遇来自于环境的障碍。过去,我们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人,把低于标准的人,当成问题,残障的社会模式,是对这样的思维认知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给如何看待残障人士,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变化。

 

当我们不再认为残障本身有问题,而是环境有障碍的时候,我们态度就不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接纳和包容。

 

进而,我们的行动就是消除环境中的障碍。比如我们开始去看到如果有了坡道、直梯,轮椅使用者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样进入到场地中,而不再是被拒之门外。

 

图片

图述:一个自动轮椅升降梯

 

残障的社会模式,是看待残障的示范性的转变,它影响了2006年通过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以及2001年开始在国际上使用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而这两份文件,对我们今天建立与残障有关的认知、思考与残障有关的行动方案、制定与残障相关的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撰稿| 王丽

排版| 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