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残障”的标签,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他社会角色
当我们描绘残疾人时,可怜、可惜、艰难、自强、关爱、励志……这些词语往往在第一时间冒出来。所有的叙述都瞄准了“残疾”,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残疾人首先是人,具有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属性,性别、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
我们多次在工作坊当中做词语联想的游戏,当提到“人”和“残障人”这两个词语时,大家分别联想到什么,结果截然不同。
图述:左边是对“人”的描述,内容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善良、勤劳、丑恶、漂亮、吃喝玩乐;右边是对“残障人”的描述,内容是轮椅、盲杖、助听器、耳蜗、困难、痛苦、可怜、艰难、帮助、关爱、爱心、同情、歧视、害怕、不了解、怜悯
在人类社会大家庭中,残障人士不该被单独区分开,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可以独立、创造价值、需要社交,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为残障人士,有了“残障”的标签,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他社会角色,不过现实中的报导往往会让我们有这种误解。
每一位残障人士的个性和角色都是立体的、有棱有角的,他们是学生、工厂工人、格子间的普通社畜,或是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处在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儿童、青年、成为父母或是步入老年,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和社交圈。
图述:一位在工场认真工作的心智障碍员工
残障人士在社会上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残障”和其他特征的交叉,例如:女性、贫困、少数民族、性少数等等,会使得这部分人更加特别,也让我们关注到残障的社会角色是如此多样。
由于这些相互交织的身份,残障人士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歧视和障碍。例如,残障女性,可能会因为残障和性别的双重偏见而在家庭中被忽视、排斥、甚至抛弃;身处贫困的残障人,在社会上发出的声音更难以被听到,他们独自难以应对障碍,愈发容易被忽略和边缘化。
意识到残障人士首先是人,看到残障人士在不同年龄段扮演着的不同社会角色,关注到残障身份与其他特殊身份的交叉,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经历的多样性,描绘出残障的多元社会角色。
撰稿| Neville